“雙減”新政終落地,校外培訓機構如何尋找新機會?
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??偨Y下來,本次“雙減”政策主要目的在這兩大方面:首先是校內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,科學合理布置作業,減輕家庭和孩子的教育負擔;其次是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,減少校外培訓對社會教育公平的傷害。
“雙減”政策正式落地,給校外培訓行業帶來巨大震動,但是,“雙減”政策的出臺實際上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。資本退潮,市場回歸理性,那些運營效率高的教育企業會脫穎而出,資本催化市場運作的教育機構退出舞臺,讓整個行業有序回歸教育本質。此外,“雙減”壓縮校外培訓規模的情況下,存量需求轉而為優質教培機構帶來一定的增量。所以,這是既是挑戰也是機遇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意見》的主要監管對象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,并未針對義務教育階段非學科類校外培訓、高中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作出明確規定,因此這給義務教育之外的培訓仍留下了一定空間。
實際上,從更廣泛的課后教育服務市場來看,良好、有益的校外教育服務不僅能夠提升學習效率,也能解決很多校內教育、家庭教育難以解決甚至無法解決的問題,因此反而空間更加廣闊。能夠做好“校內教育有益補充”的校外教育,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社會分工背景下,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、也是助力家庭教育“減負”的中堅力量?!半p減”不提倡課外補習學科,并非要把所有校外教育服務都一棍子打死,如果積極轉變服務內容和方式,更好地賦能“減負”并增效,課后教育服務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起點。
今年5月份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發布“雙減”政策后,不少校外培訓機構已經開始轉變思路,尋求多方位發展。比如祝博士就全新推出了《三好班》以及《研學營》產品,全面融合常規托管與素質課程的優質校外課后服務產品,不僅能夠解決孩子學習動力、學習能力、學習習慣的問題,還能從根本上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,既解決孩子課后托管問題為家庭的時間、精力“減負”,又解決孩子成長更基礎的習慣能力培育問題,為家庭的專業能力不足“減負”,從而真正實現自身做好校內教育切實有益的補充的角色。
如祝博士這樣的優質校外課后托管機構,必將在新一輪發展中順勢而為,引領整個行業“撥開迷霧”,邁入新的發展進程。為了幫助更多校外機構無痛轉型、教育創投者看清發展趨勢獲得更好的發展,想了解更多開班問題,可以加徐老師v13751702509,需要資料,請點擊留言給我們
- 上一篇:輔導班如何轉型有出路,做課后托管還有市場嗎? 2021/8/12
- 下一篇:學校實行校內托管,校外托管機構如何生存? 2021/8/6